English

谢晋的海外知音

1998-11-26 来源:光明日报 程季华 我有话说

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每一届除有“正式比赛”和“会外放映”两项活动外,还举办介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电影概貌”和介绍一位有突出成就的“导演回顾展”。1983年这一届电影节为我国导演谢晋举办了回顾展,放映了他不同时期的9部影片:《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舞台姐妹》、《青春》、《啊!摇篮》、《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秋瑾》。法国著名史学家让·米特里给我来信讲了他看这些影片后的喜悦和兴奋,他说,他在意大利中国电影回顾展上看过一系列影片,对中国电影的历史概貌有了一些了解,现在集中看了一位导演的多部影片,有了更多的具体感受。他认为,将这位导演列入世界电影导演之林,也毫不逊色。

让·米特里1983年冬的来信中还随信附寄了一些有关谢晋电影回顾展的剪报。从这些报道和评论来看,这次谢晋电影回顾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采访谢晋的记者接连不断,在短短的八天中,举行了14次记者招待会。谢晋的影片受到了南特市市民的热烈欢迎,也博得了法国影评界和新闻界的一致好评,谢晋成为了南特电影节最热的新闻人物。法中友好协会南特市分会的主席马赛尔·格莱小姐激动地说:谢晋是本届电影节之王。

法国最有影响的电影杂志《正片》发表评论文章说:谢晋的电影把感情和政治联系在一起,处理得很好。他把历史、政治和人物贯串电影的始终,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性。他的电影可以与美国导演乔治·柯克、日本导演沟口健二的电影相媲美。

法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三大洲电影节五位评委之一于贝尔·尼奥格雷撰文说:谢晋是在为全体中国人拍片,就好像好莱坞导演约翰·福特、道格拉斯·西克生前是为全体美国人拍摄影片一样,他不是为少数人拍片的。还说:他的目的就是要观众去哭、去笑、去感受。

法国的报刊评论说:谢晋的影片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在情节剧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述,借助激烈的感情变化,去触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和道德伦理问题。又说:他在表现人的命运时,总是努力同整个社会环境相结合。

法国报刊指出:谢晋电影回顾展,体现了中国的百花齐放。通过看他的影片,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影评家米歇尔·贝莱兹说:谢晋的作品无疑是丰富的,他像一个向导一样,让我们看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了解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情况。这位评论家在肯定谢晋影片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同时,也指出了他某些影片中的不足,说谢晋作品舞台腔过浓,这种舞台腔不仅有中国传统戏剧的,也有现代戏剧的;这种舞台痕迹不仅表现在场景的处理上,而且也表现在布景、美工设计上。

1985年4月起,在美国四大城市又举办了谢晋电影回顾展,这是在美国首次举办的中国内地电影导演的个人影展。这次影展的规模比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举办的谢晋电影回顾展要大得多,是由美国八个团体———美国电影学会、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中心、洛杉矶加州大学电影中心、旧金山太平洋电影中心、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和旧金山世界影视公司联合举办,选择了谢晋自1957年至1984年导演的10部影片,先后在四大城市———旧金山、芝加哥、纽约、洛杉矶放映。谢晋应邀赴美参加了四大城市影展的各项活动,影响极其深远。事隔半年之后,我第二次应聘以客座教授身份访美讲学时,人们对谢晋电影回顾展还在津津乐道。

1986年,上海一家报纸发表了批评谢晋电影的文章,提出了所谓“谢晋儒学”,说谢晋的影片已经落在了时代步伐的后面,说“谢晋的时代应该结束”。一位英国年轻的学者裴开瑞十分关注这次讨论,他还在《中国银幕》上发表了文章,裴开瑞文章的题目是:《儒家还是现实主义者?——关于谢晋的争论》,文章写得很客观,引用许多原话介绍了双方的论点。文章也写得很含蓄,一派英国绅士风度,但他的倾向性却是十分鲜明的。他在文章的开头便说,“谢晋被公认为是当前中国最有成就的电影导演”。在文章的结尾说:“不管喜欢他与否,必须承认的是,这场争论从反面证明了谢晋在当今中国电影界继续占有很高的地位。”裴开瑞认为:谢晋是现实主义者!

看来,谢晋在海外的知音还真是不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